从2020年开始,中国制造进入新周期,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最近几年,许多人都对智能制造津津乐道,认为人工智能首先要攻占工厂了,替代产业工人。我们不否认为这种趋势,但是我们认为,未来20年,是从产业工人向人工智能的过渡时期,甚至有可能20年都不够。


中国制造真的没有优势了,从此进入艰难岁月吗?

最近,许多人都对中国制造感到担忧,因为出口持续下滑,企业利润也在下降。

大多数人都没有看到,国家提前10年布局,让中国制造始终站在制高点,脱钩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


现阶段,中国制造需要什么样的优势呢?

中国制造真的没有优势了吗?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今天全球制造业处于什么阶段呢?这个阶段中,中国制造需要什么样的优势呢?

我们观察全球制造业的发展,基本上是20年一个周期。

中国制造经历了从1980到2000年的大生产,从到2000到2020年的转型升级,这两个时代从本质上,是从产业链低端往上走的过程,也就是说从三来一补加工制造,走向中国产品。

第一个阶段我们建立了产能优势,产能实际上是过剩的,所以我们大量出口,让全球大市场来消化产能。那时候很多门类我们是没有产品的,产品是替别人加工的,现在已经有了品类非常齐全的产品体系。

第二个阶段我们建立了产品优势,特别是改善了质量,扭转了中国商品“假冒伪劣”的形象,同时我们也有了品牌和一定的技术基础,在全球市场中才算是真正站住了脚。

那么,2020的以后,是什么样的阶段呢?比拼的又是什么呢?


中国制造未来20年的新周期

从2020年开始,中国制造进入新周期,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最近几年,许多人都对智能制造津津乐道,认为人工智能首先要攻占工厂了,替代产业工人。我们不否认为这种趋势,但是我们认为,未来20年,是从产业工人向人工智能的过渡时期,甚至有可能20年都不够。

前不久,我们发布文章《2015年浙江一个镇消失了!2025年半个义乌要消失?中国制造重生!》,讲述了中国制造的三次重生,新周期中国制造要靠靠科技、质量和品牌取胜。这是没错的,但要建立基础性的压倒优势,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为了讲清楚这个问题,我们来分享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几年前苹果CEO库克访问中国时,讲到苹果为什么来中国,是因为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国家,生产技术人员排不满一间会议室,但是中国可以轻易地排满几个篮球场。

第二个故事,最近台积电要搬到美国去,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把数千名技术工人搬过去,美国为他们制定了专门的优惠政策,除了搬家费补贴以外,最重要的是几年后给绿卡。去年11月初,他们包机把近300名台积电技术人员送往美国,没有这批人,连工厂都没法建起来。

第三个故事,特斯拉宣布在墨西哥建厂以后,发现墨西哥连懂得怎么建设特斯拉工厂的技术人员都没有,不得已从上海工厂紧急调配100多名技术工人赶往墨西哥支援。

这样讲下来结论很明确了,之前40年,中国制造靠的是劳动力数量和成本优势;但是未来20年,在人工智能完全取代人工之前,靠的是大量熟练技术工人,才能建立不可替代的优势。

那么,中国准备好了吗?这件事情,中国已经提前10年布局了。


技术工人是怎样练成的?

大量的产业技术工人,这是短期内很难办到的事情。中国有人口数量优势,但是要做到这件事,仍然很难。

2012年,国家开始布局大规模职业教育。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技能人才,目标直指产业技术工人。

中国正在举办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2022年,中国职业院校11273所,在校学生超过2200万人,其中高职1521所在校学生547万人。过去三年,高职院校累计扩招413万人,仅2021年,高职招生就达到553万人。

2022年,中国通过《职业教育法》(修订版),决定继续加码。2023年,中国技能劳动者达到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5000万人。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中国制造正在建立起产业技术工人的优势堤坝,全世界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像我们一样发起这样大规模的行动?

有人说,如果人工智能时代正在来临,还需要那么多技术工人吗?


前面我们讲了,真正普及人工智能制造时代,至少是20年以后的事情,那时候也不是不需要技术工人了,而是需要更高级的技术工人,因为人工智能是和人一起工作的。

另外,即使人工智能时代来了,仍然会有大量的制造业利润空间微薄,在很长时间里无法真正实现升级,这个完全替代的过程,预计至少50年。

也就是说,中国制造已经面向未来50年,建立起了不可替代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