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 清华大学的这辆自行车“成精”了left、straight、speed-up……只听口令就能按照主人的命令“行动”你见过这么智能的自行车吗?


看!
清华大学的这辆自行车“成精”了left、straight、speed-up……只听口令就能按照主人的命令“行动”你见过这么智能的自行车吗?

自我平衡↓↓


 


绕开障碍物↓↓


 


S型路线↓↓


 


向左转↓↓


 


戳视频↓


零的突破!


8月1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封面上,一项中国科学研究成果成为绝对主角。


▲本期《自然》封面图(清华新闻网)


这颗画着大脑、充满科技感的芯片,叫“天机芯”,是世界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芯片,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既可支持脉冲神经网络又可支持人工神经网路的人工智能芯片。


研发出“天机芯”的,是清华大学施路平团队。


该团队在本期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更实现了中国在芯片和人工智能两大领域《自然》论文零的突破……
 自行车虽小,“五脏”俱全 

Nature在对该研究的介绍中肯定了“天机芯”应用于无人驾驶自行车的试验。


研究人员将芯片安装到无人自行车,来证明该芯片的强大功能和潜力。这款无人自行车能自我平衡,具有声控功能,可探测并避开障碍物。这都是“天机”芯片能同时处理多种算法和模型的强大功能。(Nature译文)


研究团队开发了多种神经网络来完成每项任务。这些模型经过预先训练并编程到“天机芯”上,“天机芯”可并行处理这些模型,实现多种模型之间的无缝片上通信。



施路平认为,人工通用智能芯片能够成功,多学科深度融合才是关键。研究团队介绍,他们希望“天机芯”可被用于无人驾驶汽车和智能机器人上。他们已经开始投入第二代芯片的研究,研发阶段预计会在明年初结束。


一时间,“天机芯”优异的表现,让“不明觉厉”的中国网友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而在海外社交媒体上,来自世界各地的网友也忍不住为中国的这一新突破鼓掌叫好:


 


 研发人工智能芯片  中国企业“全面开花”
事实上,在这次“零的突破”前,中国在芯片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多项成果早已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


今年6月20日,寒武纪宣布推出新一代云端人工智能芯片“思元270”;


6月21日,华为发布人工智能手机芯片“麒麟810”;


7月3日,百度推出远场语音交互芯片“鸿鹄”;


7月25日,阿里巴巴发布人工智能芯片“玄铁910”……



香港《南华早报》7月26日报道称,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中国企业正寻求在半导体行业自给自足,提高核心竞争力。


英国《金融时报》也指出,华为和阿里巴巴等中国企业巨头的这些努力,意在“打造可以替代外国软件和硬件的产品”。


“中国这个后来居上的人工智能强国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7月28日,新加坡《联合早报》感叹道。


报道称,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一直遥遥领先,欧洲、日本都望尘莫及,但进入21世纪后,中国异军突起,从学术与产业上迅速攀升至世界第二。



▲天机芯片单片(左)和5x5阵列扩展板(清华新闻网)


加油!中国芯!